夏洛克的猫咪

1986年除夕,阿香写给明长官的一封信

【这本来是参加@靳东影视天地活动的一封信,但写着写着,对明长官的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,逐渐飙到了一千多字。众所周知,《伪装者》的剧情停在了抗战胜利之前。但对于我来说,每次看到明长官,最意难平的事情莫过于,我知道时间不会停在1945,而历史也不会因为悲剧的发生而停下脚步(明楼的原型袁殊1987年去世)。我很想从阿香的角度,来叙述之后的故事。这是我理解中的明长官,在特殊时代的温情与风骨。最后还是想要谢谢@靳东,演活了明长官,这是一个演员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,让我们铭记历史,让更多英雄不被遗忘】


【Disclaimer:历史部分可能不够严谨,毕竟太久不读书了,抱歉】


明大少爷,

见字如晤。一别数年,安否?

身在海外,回乡艰难。一九五四年,我本想回国探望。但那时美国刚刚结束韩战,旅费高企,又收到您的回信,告诉我您一切都好,身旁有人照料,无需探望。短短几行字,依旧潇洒飘逸。当时我还暗自发笑,毕竟是明家大少爷,一点不知柴米艰辛,远洋信贵,竟只写这么几行字。

无法成行,我也只能隔海遥祝平安,想着来年再做打算。

谁能想到,一年又一年,最后竟是一点消息也无了。

我常常会想到那年除夕,那年我们唱戏、喝酒,过得快活极了。您说,等解放了,这种好日子天天都有。谁能想到,那竟然会是最后一次呢。

一九五二年,明堂少爷卖了明家厂房,说是拓展海外产业,要举家移去美国,叫您一起。我还记得,当时您发了很大的脾气。明堂少爷灰溜溜走出家门时,您突然开口:我拦不住你。带上阿香吧,这丫头机灵,读点书,或许还能过上另一种生活。

当时我一听要去美国,开心地又蹦又跳,但转念一想,莫不是您这个小气鬼被我怼输了丢面子,想打发我走人?哼,我才不上当呢。

您假装蹙起眉头,一本正经地敲敲桌子,“想得美,在明家还是我说了算的”。

时来天地皆同力,命去英雄不自由。这道理我当时哪里懂,只知道您就是大英雄,大英雄说的话,我又哪里有不听的道理呢?

就这样,我还是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。您也没有来送我们,说是上面要求写些材料,抽不开身。汽笛轰鸣,就这样我离开了这片土地。

那轰鸣无数次将异乡的我惊醒,无数次控诉着我的愚蠢:若是当年留下就好了,起码在故事的最后,有我陪着您。

一九八五年冬,国内开放探亲,我终于又能踏上故地。一步步,我按照记忆走向当年的明公馆,却在近在咫尺时逡巡不敢近。

现在这里已经是一所小学了,孩子们上课时咿咿呀呀,下课铃一响,又裹得像群小蘑菇一样钻出教室晒太阳,可爱极了。

你看,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希望。

他们不需要知道这里曾埋葬了谁的一片丹心,亦无需关心那人的穷途与陌路。英雄不问出处,亦不计归处。三尺孤坟在下,万里晴空如昔。

徘徊许久,我还是决定先去档案处。那里工作的小姑娘倒很客气,听说是明家后人来取文件,很快就拿来一个牛皮纸袋,里面是薄薄十几页纸。

三方周旋、八年抗战;十里洋场,霹雳手段。那些故事,最终还是消散在风里了。

带着档案,我终于有勇气回到明公馆。我想要再见你一面,所以任何只言片语,只要与你有关,我都想知道。打开档案,一字字看过,我终于忍不住,失声痛哭。

原来你早就知道,风雨欲来,一举一动都是错,哪怕只是送我一个下人出国,挑错了时间,也是“叛国通敌,帮助知情人潜逃”,是“一错再错,毫无悔改之心”的明证。

您是明长官,是明家大少爷,在政治漩涡和家族荣辱之间,您要周全,已然是难上加难。可千钧重压之下,您竟然还在操心我的生路,也竟愿为此斩断自己的退路。

为何愚笨如我,侥幸苟活至今。而你,却没能等来站在阳光下的时刻。

泪如雨下之际,一只小蘑菇经过我的身边,一脸好奇:阿娘,你怎么哭了?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?

“阿娘,失去了一位很好很好的朋友。”



阿香

一九八六年除夕


评论(2)

热度(20)